我院汽车专业群核心教师参加“先进交通移动技术”专题研讨活动

625日,我院黄远雄、李宣葙、梁丽丽等12名汽车维修类、汽车服务类等专业群教师,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举办的“先进交通移动技术”专题研讨培训班活动。区科学技术厅邀请了美国凯特琳大学副校长JaemsZ.Zhang与多名博士,分享了美国凯特琳大学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互联互通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情况。

美国凯特琳大学副校长JaemsZ.Zhang向学员致词


美国凯特琳大学前身为通用汽车学院、通用汽车工程管理学院,被誉为美国汽车界的西点军校与美国汽车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和企业,有着紧密的产学研联系与合作。


 Dr. Xuan (Joe) Zhou在介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测试


Dr. Xuan (Joe) Zhou,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介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测试,测试的结果提供了在基于物理的伪二维电化学模型中模拟各种材料的性能所需的信息。这种模型能模拟电池的内部物质传输,能比单纯的真实电池测试提供更多信息。

Dr. Mehrdad Zadeh, 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特别关注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技术述,使用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现实图像、声音以及模拟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实体存在的其他感官体验,从而增强虚拟现实人工环境,通过整合沉浸式感官使虚拟现实世界的要素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融为一体。

 Dr. Mary Gilliam讲解以聚碳酸酯 (PC)材料对汽车轻量化的意义


Dr. Mary Gilliam,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研究以聚碳酸酯 (PC) 替代车窗玻璃作为汽车轻量化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零部件集成打造复杂的3D设计模型,抗冲击性可提高碰撞安全性和防盗安全性,隔热特性可减少供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从而减少电池消耗量并延长可行驶里程。聚碳酸酯需要添加涂层以隔离紫外线照射,确保车辆外观耐刮耐磨。

Dr. Jungme Park, 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将展示人工智能——“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系统”,以此作为环境感知示例,实现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融合、定位与地图绘制、路线规划与车辆控制决策等主题的研究。并将此技术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尤其是环境感知以及定位与地图绘制。

 Dr. Giuseppe Turini介绍人机交互、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


Dr. Giuseppe Turini,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介绍新图形处理器搭配新显示技术和渲染算法,促成了新型先进可视化技术,实现面向汽车应用的先进可视化、增强现实和人机界面的应用。新型跟踪系统和立体光学头戴式透视显示器革新了增强现实技术,促进了人机界面领域无接触手势互动的快速发展,及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控制外科手术设备或仪表盘。

Jaerock Kwon, 计算机工程副教授,对3D脑组织扫描仪的详情展开讨论,详尽阐述数据驱动型方法。因为仅研究数据无法获得真正的智能,还需要通过适当的计算机建模来理解数据。结合探讨神经系统的内部动态以重点突出理论驱动型方法,将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联系起来,以打造类脑智能系统并应用于机器系统,例如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

Dr. Yunsheng Wang, 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介绍车联网的核心技术——V2X。其中,“V”是汽车,“2”是“To”也就是连接词,“X”是everything,在语境里是汽车连接的对象,V2X的概念源自物联网的“万物互联”,通过网络汽车与无穷多的物体连在一起,相互产生影响。V2X是一项用来辅助机器驾驶车辆的技术,不但能够感知到自己的位置,还可以得到周围汽车的位置和运动信息。与此同时,预先设计并安装在汽车上的自动控制系统,会根据这些位置信息控制汽车执行加速、减速、转向等操作,从而推动了车辆自动驾驶的实现。


 参会教师与教授们合影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帮助我院汽车等交通移动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该领域目前最新发展情况,更新思维理念,积极科学构建智能网联课程体系,完善基于汽车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推进我院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步入新台阶。